自製紫蘇油油醋醬
油醋醬是由食用油和醋調製成,可以用鹽、香草或其他香料來加強味道。油醋醬通常作為沙拉醬使用,但也可以用作醃料。
馬鈴薯健康吃:三種基礎的馬鈴薯烹調法
馬鈴薯在各國的飲食文化中發展出多元的經典菜譜,在許多食譜中,第一步都是要先將馬鈴薯煮熟後壓成泥狀,三種基本的馬鈴薯烹飪法介紹給您!
台灣的馬鈴薯哪裡來?馬鈴薯的產地與種類
台灣的馬鈴薯產季落在每年的1月至3月,然而市面上一年四季都能買到馬鈴薯,這些馬鈴薯從哪裡來?馬鈴薯又有哪些種類與品種?如何挑選新鮮的馬鈴薯,買回家後怎麼保存?
馬鈴薯大解密:起源安地斯山脈的糧食作物!?
原產於安地斯山脈的馬鈴薯,經由大航海時代推廣至全世界,在各國的飲食文化中,成為眾人愛不釋手的料理食材。作為世界四大糧食作物的馬鈴薯,有著什麼樣的吸引力?
張貼日期 2017-11-30 19:34:40
文章分類 生活小知識
天氣越來越冷,好想悶點茶油雞湯來喝喝,或是簡單下個茶油拌麵,香噴噴得讓人一口接一口。在前一篇 (苦茶油跟茶籽油是表兄弟?一張圖秒懂茶油家族)中,簡單介紹了茶油家族的成員,這樣買茶油的時候,至少不會被一堆花俏的名詞搞混。
不過,事情當然沒有拿~摸簡單。
根據樹種不同,在台灣生長的苦茶油還分成至少三種類型,不同的果實有不同的效果,雖然大體來說三者間並無太大差異,都是對身體很有幫助的健康植物油。但養生就要養到底,越了解苦茶油的成分、功效,對於選擇油品,以及後續處理和食用方法,都有很大的幫助。
白花大果油茶樹:
可說是台灣苦茶油產品的「始祖」,產地來自中國,主要栽種在台灣中南部地區。白花大果環境適應力強,耐旱耐濕耐病蟲害,果實產量也比台灣原生種的白花小果高,很快地便成為目前種植範圍最廣、經濟價值最高的茶油樹種。
白花大果一般採收期在10月上旬到11月,果實含油率33~45%,是油茶家族裡面的模範優等生,也是台灣大部分苦茶油產品的主要原料。除了油品可做用途,果殼、木材,都是可以廣泛活用的原料。
紅花大果油茶樹:
紅花大果,又稱紅花巨果,原產自廣西野生樹種,經過長期培育改良而成,果實產量最高(1顆可達12個油籽),近年逐漸受到農民喜愛。雖然初期培育時間較長,失敗率也比白花大果高,但因為營養成分高於白花茶種,是目前新興的熱門品種,許多商家也會特別標榜原料來自紅花大果。
無論是白花或紅花,大果榨出來的油質色澤偏金黃,味道爽口清香,發煙點可達225度C以上,無論是低溫冷油或高溫油製烹煮都很適合。
帶有淡淡清香的白花小果
白花小果油茶樹:
白花小果屬於台灣野生種油茶樹,主要栽種於北部地區,例如苗栗、桃園、新竹等中海拔山區。收成期是10月中旬,每一果僅有1個種子,而且尺寸不大,有「珍珠籽」別稱,產量稀少,培育也不容易。
偶爾,白花小果會開出金黃色花苞,因此有時又會稱為「金花小果」。小果榨出來的油量豐富,加上營養價值高、香味醇厚,口感滑潤,堪稱苦茶油界的LV,廣受養生人士喜愛,視為食療法的上等補品,也適合生吃顧胃,拌沙拉、沾麵包等,都很美味!烹煮時也建議以低溫冷油烹調較好。
看到這邊,相信大家都問,哪一種油品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呢?根據研究資料顯示,小菓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、葉綠素、維生素E都比大菓油茶高。BUT!還有一個BUT!營養成分通常還跟壓榨、焙炒方式息息相關,另一篇文章將會繼續介紹不同的榨油方式,如何影響苦茶油質量。
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委會、茶油達人黃捷纓
作者:賴宛琳
七年級後段班的新手人妻,擁有多年記者經驗,講話一針見血,配備一顆永不滿足又難搞的好奇心。現旅居瑞典,階段目標是學會所有台菜小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