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製紫蘇油油醋醬
油醋醬是由食用油和醋調製成,可以用鹽、香草或其他香料來加強味道。油醋醬通常作為沙拉醬使用,但也可以用作醃料。
馬鈴薯健康吃:三種基礎的馬鈴薯烹調法
馬鈴薯在各國的飲食文化中發展出多元的經典菜譜,在許多食譜中,第一步都是要先將馬鈴薯煮熟後壓成泥狀,三種基本的馬鈴薯烹飪法介紹給您!
台灣的馬鈴薯哪裡來?馬鈴薯的產地與種類
台灣的馬鈴薯產季落在每年的1月至3月,然而市面上一年四季都能買到馬鈴薯,這些馬鈴薯從哪裡來?馬鈴薯又有哪些種類與品種?如何挑選新鮮的馬鈴薯,買回家後怎麼保存?
馬鈴薯大解密:起源安地斯山脈的糧食作物!?
原產於安地斯山脈的馬鈴薯,經由大航海時代推廣至全世界,在各國的飲食文化中,成為眾人愛不釋手的料理食材。作為世界四大糧食作物的馬鈴薯,有著什麼樣的吸引力?
張貼日期 2017-11-30 17:16:09
文章分類 生活小知識
茶樹家族族譜
超級食物苦茶油最近好夯,可入菜可單吃保養,看著看著好心動。可是在網路上估狗「苦茶油」,卻跳出茶油、茶籽油、苦茶油,還有椿油……。買尬!這該從何買起?
所謂茶油,顧名思義就是從「茶樹」榨出來的油,通常在台灣較常見可榨油的茶樹有兩種──油茶樹、茶葉樹,這兩類都是來自「山茶樹」大家族的旁系親屬。
沒錯,茶葉樹也可以榨油,不管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,所有茶葉樹的種籽,都可以榨出油來,這樣的油我們稱為「茶籽油」。
至於號稱東方橄欖油的「苦茶油」,便是利用油茶樹的籽所榨出的油。自古以來有潤髮、清胃等效果,外用內服超實用,被很多國家視為保養聖品,因此出現了各種稱呼。日本人稱做「椿油」,韓國人稱「石榴花油」,中國人稱「山茶油」,香港人與歐美人則習慣稱「茶花籽油」,別名非常多。
至於大家常聽的山茶花,其實是「山茶樹」大家族所開的花的一種泛稱,多半做為觀賞植物,含油量不高,不會特地榨油使用。也就是說,市面上看到的「山茶花油」其實就是「苦茶油」,這是當時日文名稱「椿油」在翻譯過來時的錯誤,因為大家習慣這樣稱呼而沿用至今。
看到這裡如果腦袋還很清醒,先給你拍拍手。
這些茶樹們名稱相似,加上許多商人習慣混為一談,容易造成誤會而買錯。在台灣只要謹記一個原則,認明「苦茶油」三個字就對了,這是台灣最通用的稱呼。
那麼,常常在保養品、洗髮精上看到的「茶樹精油」呢?茶樹精油主要是利用「澳洲茶樹」的新鮮枝葉蒸餾而成。雖然叫茶樹,但跟以上的山茶家族們毫無關係,是別家族來亂入的路人甲,小心別搞混囉~
至於苦茶油還分為大果、小果,顏色、營養成分有些許不同,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……
作者:賴宛琳
七年級後段班的新手人妻,擁有多年記者經驗,講話一針見血,配備一顆永不滿足又難搞的好奇心。現旅居瑞典,階段目標是學會所有台菜小吃。